点击查看>>>两融数据
导读
两融空间受市场情绪影响,预计短期将在万亿左右波动。
又是一个轮回。
去年12月18日以来,两融首次突破万亿。然而,时隔9个月的9月2日,两融余额探底9622.62亿元。其中融资余额降至9591.54亿元,融券余额保持在31.08亿元。
两融余额持续下降的背后,是融资客持续被“掏空的腰包”。
深圳一名两融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其在8月底遭遇强平。而一名广州融资客在遭遇亏损后,一直空仓观望。
与此同时,券商两融业务生意惨淡。深圳一家营业部人士表示,其两个月以来只接了1个客户开户。
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表示,短期而言,两融空间受市场情绪影响,预计将在万亿左右波动,中长期而言,考虑到两融作为目前场内唯一的合规、标准化、低门槛杠杆工具,未来仍有伴随股指的高弹性发展空间。
融资客:8月“负伤”
自8月17日两融余额达到1.39万亿顶峰后就一路下滑,9月2日,两融余额再次创新低,跌至9622.62亿元,比上一个交易日减少531.23亿元。
其中沪市两融余额为6084.84亿元,接近去年12月月初规模。深市余额3537.78亿元,规模退至今年1月底。
曹恒乾表示,短期而言,两融空间受市场情绪影响,预计将在万亿左右波动。
“如果不是这种极端行情,你觉得我会害怕吗?”深圳一名两融投资者反问记者。
记者了解到,该投资者在6月前曾获得4倍利润。尽管6月市场迅速下滑,但被强平后,其仍然保有2倍利润。
然而,随着股市的又一轮下滑,其8月底的情况已今非昔比。
“8月底已触及强平线,不得不卖了,被伤到了。”上述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。“2008年缓跌行情,我还可以用技术来解套和及时对冲。但这两个月的行情,技术形态都被破坏了。”
无独有偶,广州一名两融投资者也“负伤”,目前已空仓观望。
上述广州投资者两融杠杆为1:1,专注投资中小创股票,从不接触蓝筹股,其表示能接受50%的亏损下限。
9月7日,其告诉记者,他本来在7月已清仓股票,但随后在8月初进场。“7月底到8月20日,市场基本平稳向上。”这让其认为仍有投资机会。
不过,“到了8月底,五连阴那一波的第二个交易日,我感觉市场不行了,就跑了。”
上述广州投资者表示,及时的止损动作,让他在8月亏损20%,算是“轻伤”。“目前已经清仓,保持观望。”
券商:两融两个月仅1人开户
两融投资者信心的缺失,也让券商的两融业务从炙手可热变得“门可罗雀”。
上半年的牛市,让以两融业务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成为券商重要的盈利增长点。
据券曹恒乾测算,受益于两融、股票质押回购等业务规模快速扩容,全行业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366亿元,同比上升237%,其中,两融利息收入同比增幅达314%。
但今时不同往日,多名券商人士感受到,两融业务量已进入“寒冬”。
深圳一家大型营业部人士表示,“客户做两融的积极性也不如以往。杀跌太快,让不少两融投资者连连亏损。市场没有赚钱效应,人气聚不起来。如果踏不准节奏入市,就会面临强平,投资者都怕了。”
“目前仍有客户在做两融,但借款额度不大,主要是因为对行情看不准。”华泰证券(601688.SH)广州一家营业部人士表示。据了解,华泰证券两融杠杆为1:1.
尽管杠杆已比过去下降,但从盈利情况来看,亏损客户比较多,“行情震荡厉害,操作难度较大。”上述广州营业部人士表示。“现在仍然有客户来办理信用账户开户,但并未真正投钱操作,他们目前更多是观望,等待机会再去做。”
广发证券(000776.SZ)深圳一家营业部人士也无奈表示,“现在两个月只遇到1个人开户,而之前一个月至少有4个人以上开户。一方面是符合条件的客户在暴跌前已开好信用账户,一方面是行情不如人意。”
上述广发证券营业部人士表示,客户亏损不在少数,同时两融交易量变少。“两融余额已降下来,目前主要还是客户主动减仓的原因。爆仓的基本都在7月已爆得差不多了。”
融资客押宝蓝筹
两融探底,在多名分析师看来属意料之中。
“过去一周权重极力护盘,上证综指仅小幅下挫。但观察两融余额却是一幅场内资金‘胜利大逃亡’的景象,两融余额快速回落。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上交所的融资余额更是再次跳水。”招商证券(600999.SH)分析师王稹表示。
据统计,8月17日-9月2日连续12天内,所有板块都出现资金净流出。非银、银行是资金净流出最严重的行业,非银净流出544.87亿元、银行净流出310.25亿元。此外,房地产、计算机、医药生物分别净流出219.63亿元、216.96亿元、214.15亿元。
上述广发证券营业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根据其观察,其营业部两融客户投资蓝筹为主,“因为蓝筹流通性比较好,也是国家救市的对象。例如之前买银行的两融客户,基本都不会亏太多。”
而在创业板融资标的上,各家券商仍较谨慎。
国盛证券早在6月初将创业板股票全部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,而其他券商也不同程度地将创业板股票调出股票池。
对于未来两融走势,海通证券(600837.SH)人士表示,“杠杆下的熊市,负债刚性不变,净资产在下跌过程中加倍式缩水,融资盘的偿还压力持续释放。需要增量资金持续进场承接,才能改变总体买卖不均衡的现状。”
而曹恒乾表示,中长期而言,考虑到两融作为目前场内唯一的合规、标准化、低门槛杠杆工具,未来仍有伴随股指的高弹性发展空间。
(责任编辑:DF077)